在當今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這一概念逐漸走進大眾視野。這類企業以其獨特的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新穎化的發展路徑,成為推動產業升級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“專精特新”企業?它們又是如何脫穎而出,成為行業佼佼者的呢?本文將帶您一文了解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的精髓與魅力。
一、“專精特新”解析
1.什么是“專精特新”?
專,即專業化;精,即精細化;特,即特色化;新,即創新能力強。
“專精特新” 企業就是指具有“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新穎化”特征的中小工業企業。一般來說,大部分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都出自制造業。
2."專精特新"企業有哪幾類?
在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央財政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安排獎補資金,分三批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高質量發展。我國建立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創新性企業梯次,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層次:
3.創新型中小企業
創新型中小企業是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、知名品牌,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于先進地位,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。
4.專精特新企業
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則是企業中的佼佼者,指具備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新穎化優勢的中小企業。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雖然規模不大,但擁有各自的“獨門絕技”,其專注于產業鏈上某個環節,聚焦核心主業,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,在產業鏈上具備一定的話語權。
5.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
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是“專精特新”企業中的佼佼者,是專注于細分市場、創新能力強、市場占有率高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、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。
6.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
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,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,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。
二、成為“專精特新”企業有哪些政策支持
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可以享受政府的稅收優惠、資金扶持、科技創新支持等多項扶持政策。其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前景,也容易獲得風險投資、股權投資、債務融資等各類投資渠道的資金支持。同時,還能獲得人才、知識產權、管理和服務等方面支持,在市場推廣方面亦存在較大優勢。
2021-2025年,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,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,分三批(每批不超過三年)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
2021年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首次將“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”上升至國家層面。
隨著中央政策關注程度的加深,為促進當地中小企業轉型升級,增強核心競爭力,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的省份也在逐漸增加,現已有多個省份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。
現階段,各省份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扶持政策,主要在認定獎勵、服務補貼、研發補貼、機構補貼、科技金融、綜合服務等方面提供支持。
三、為什么要扶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
從內因來看,我國中小企業規模龐大,貢獻突出,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,但面對宏觀經濟下行、去杠桿、去產能等因素的影響,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加大。
中小企業作為制造業產業鏈中的重要參與者,對市場需求反應靈敏。我國構建“國內國際雙循環”發展格局,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,解決各類“卡脖子”和瓶頸問題,暢通國民經濟循環。
從外因來看,全球貿易摩擦加劇、外部環境動蕩。當前,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,受全球經濟下行、疫情沖擊等因素的影響,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、全球貿易摩擦加劇。高新科技發展遭遇“卡脖子”,我國在一些核心、關鍵領域還受制于人。
這就不得不提2020年發生的"美國斷芯華為"。這并不是一個孤例,與其說,美國卡的是華為的脖子,不如說,它卡住的是中國的脖子。
而發展“專精特新”企業,正是為了解決"卡脖子"難題。
四、“專精特新”將重點扶持哪些行業
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主導產品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。
符合《工業“四基”發展目錄》所列重點領域,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、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;
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;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“補短板”“鍛長板”“填空白”產品;
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;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。
根據《工業“四基”發展目錄(2016年版)》,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圍繞《中國制造2025》十大重點領域,并著力突破工業“四基”發展瓶頸。
其中2025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,指的是: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、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、航空航天裝備、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、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、電力裝備、農機裝備、新材料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。
工業“四基”,指的是: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、先進基礎工藝、關鍵基礎材料、產業技術基礎。
2019年到2021年期間,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精專特新的企業共4922家,涵蓋了制造業中各個關鍵細分領域,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領域。
為了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,工信部提出了五大方面的培育政策:包括強化梯度培育、加強政策支持、開展精準服務、優化發展環境、加強動態管理等。
力求通過相關配套政策促進中小企業步入發展的“快車道”。
而新三板改革暨設立北京交易所,國家支持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意圖也非常明顯。“專精特新”也有望作為未來市場的投資主線。
但是,我們也不能盲目自信,作為申辦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的龍頭行業——制造業卻依舊面臨著人才的緊缺,在智能制造加速發展的進程中,依舊可以發現諸如缺乏頂層設計、轉型認知不足、信息孤島嚴重、管理和流程不匹配等一系列問題。
所以,國家出臺了專業人才多維培養機制,各省市完善引入、用人和育人機制,旨在培養一批高端人才團隊。
而在未來這個極度不確定的世界里,企業的競爭也將逐漸演變為知識體系的競爭,即對新知識的獲取和創新能力上的競爭。
選擇華夏泰科,享受個性化的申報難題解決方案。我們憑借2萬+成功案例和17年項目申報經驗,為您的項目申報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標準化優質服務流程,確保您的項目申報無后顧之憂。我們的資深項目團隊和全方位籌劃方案,將為您的項目申報提供最大保障,華夏泰科值得信賴!
免責聲明:
本站(華夏泰科)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,本站進行整理發布,如果信息涉及侵權,請提供權屬證明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。
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組織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提報2024年度運行數據及有關材料的通知
關于對順義區2024年第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進行公告的通知
昌平區2024年第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擬認定名單進行公示的通知
關于對門頭溝區2024年度第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進行公告的通知
對北京市認定機構2024年認定報備的第三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的公告
北京市認定機構:關于取消北京星見視界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公告
北京市認定機構:關于2024年第六批完成異地搬遷高新技術企業的公告
北京市認定機構:關于2024年第五批完成異地搬遷高新技術企業的公告
TOP
客服
電話
微信